人们在安静时(如睡眠),呼吸气流应绝大部分通过鼻腔,这种呼吸状态是正常呼吸。若呼吸气流通过口腔且超过一定比例(一般在25%~30%左右),则为口呼吸,这是一种异常呼吸状态;若呼吸气流全部通过口腔,则为严重口呼吸。
口呼吸可以分为阻塞性口呼吸、习惯性口呼吸、解剖性口呼吸。阻塞性口呼吸由任何部位的上气道阻塞均可引起。在造成阻塞性因素去除后仍存在口呼吸,则为习惯性口呼吸。解剖性口呼吸表现为牙颌发育异常,上唇短或有缺陷,开?,多伴有上前牙的严重前突。长期的口呼吸,无论是病理性口呼吸还是习惯性口呼吸,对颅颌面部的正常生长发育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极少部分儿童出生时患有某些综合征,表现出一些特征性的长相,如黏多糖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皮尔罗宾逊综合征等,往往伴有小下颌、下颌后缩、腭弓高耸等情况,患儿会出现口呼吸。某些不良口腔习惯或疾病会导致口腔肌肉及舌肌功能异常,出现口呼吸。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会有不同的发生口呼吸的原因。
0~3岁阶段 婴幼儿口呼吸的主要原因以舌系带短、唇系带短、舌体肥厚、小下颌、鼻炎、胃食道返流、喉软化(图1)为主。使用安抚奶嘴、咬手指、咬毛巾、爱吃糊糊状食物、不爱咀嚼,这些不良习惯也会导致口呼吸的发生。
3~7岁阶段 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舌扁桃体肥大(图2)、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疾病可导致上气道狭窄、气流阻力增加,患儿被迫用口呼吸,其中以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最常见。这种由气道阻塞引起的病理性口呼吸在儿童中较为多见,也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之一,治疗时需去除阻塞病因。
图2 a为扁桃体肥大;b为腺样体肥大;c为舌扁桃体肥大
7~12岁阶段 主要原因以鼻炎、鼻息肉、鼻窦炎(图3)、习惯性口呼吸以及口腔颌面部发育异常为主。习惯性口呼吸的患儿既往曾有鼻咽部疾病和口呼吸,疾病经治疗或自愈后口呼吸仍然存在,这是一种不良习惯,需要尽早破除。因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习惯性口呼吸多发生于青少年,幼儿少见。
图3 a为过敏性鼻炎;b为慢性鼻炎;c为鼻息肉;d为鼻窦炎
12岁以上 主要原因以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以及口腔颌面部的发育异常为主。
口呼吸的检查包括鼻腔、鼻咽部、口咽部、喉部、口腔颌面部、口肌力量、吞咽功能的检查等。耳鼻咽喉科及口腔科医生常用到电子鼻咽喉镜、口腔侧位片、睡眠状态的动态磁共振成像检查上述情况。
电子鼻咽喉镜 可以检查从鼻腔到喉部的所有情况,如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
口腔侧位片 可以观察扁桃体、腺样体、舌体、舌根、牙列的情况。
睡眠状态的动态磁共振检查 可以了解整个上气道的情况。
首先,针对极少部分的儿童出生时就有的某些综合征,如黏多糖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皮尔罗宾逊综合征,除口腔颌面部问题外还有全身的其他疾病,所以需要严密观察患儿的呼吸和生长发育情况。如果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可考虑给予高流量或持续正压气道通气治疗。如果呼吸费力,吸气时颈部、胸部都有凹陷,生长发育缓慢,需要给予患儿手术治疗,如下颌前移、声门成形术等。如果暂时还没达到这样的严重程度,可先以观察随访为主。
虽然面型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改变,后天的及时干预和治疗可以使儿童在遗传因素的影响范围内达到一个最佳状态,比父母拥有更完美的面型。需要向患者强调的是,改变面型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为了呼吸顺畅,特别是使儿童在夜间能够平稳地进入深睡眠状态,这对儿童健康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0~3岁阶段 舌系带、唇系带过短的儿童,可以早期进行手术修整。存在胃食道返流的儿童,可以口服抑酸药物、胃动力药物,晚上入睡前2~3小时不要进食,睡眠时抬高上半身。喉软化如果严重影响呼吸,影响生长发育,可以进行声门成形手术。在此年龄段的鼻炎治疗,一般口服西替利嗪滴剂,使用盐酸左卡巴斯汀喷鼻,鼻塞严重者可以加上孟鲁斯特钠口服。预防日常不良习惯的负面影响,如吮指、使用安抚奶嘴等,在添加辅食后应该鼓励儿童多练习咀嚼,饮食要有适当硬度。另外,有的儿童口唇肌肉乏力,一直处于流口水、哆开嘴的状态,由于年幼尚无法进行主动的口肌功能训练,指导家长可以通过牵拉上下唇、按摩口轮匝肌的方法来帮助儿童,一般半年后会有一定的改善。
3~7岁阶段 需要针对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进行治疗。对于扁桃体、腺样体肥大,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图4~5),目前通常采用低温等离子手术,整个手术时间在30~40分钟,手术过程几乎为“无血”操作,对周围组织损伤小、肿胀轻、恢复快。有些扁桃体虽然从咽腔检查来看为1度或1~2度,不是很大,但扁桃体、腺样体是一个三维立体的形状,如果前后径比较肥厚、宽大,在侧位片上可见对上气道造成明显压迫,仍是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的。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伤口疼痛和胃肠道功能紊乱,针对这些情况有专门的术后康复治疗,帮助患儿获得更好的康复。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手术完成后口呼吸情况就能立刻好转,还需要专业的儿童口腔正畸医生及时介入,如进行早期咬合诱导等治疗。同时,该年龄段的儿童已经可以开始进行口肌功能训练,辅助口肌功能训练3~6个月后口呼吸情况会有明显改善,面型、站立时的姿态、吞咽功能、呼吸功能都能得到改善。
图4 a为腺样体手术术前照,可见腺样体完全阻塞后鼻孔;b为腺样体手术术后照,鼻孔可以被清晰看见
图5 a为扁桃体手术过程;b为扁桃体手术术后创面,干净清洁
7~12岁及12岁以上 该年龄段以治疗鼻炎、鼻窦炎为主,同时辅以口腔专业治疗。鼻炎、鼻窦炎的治疗周期比较长,一般2周为一个疗程,至少需要2~3个疗程才能使症状得到改善。鼻炎的治疗以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联合鼻喷激素(糠酸莫米松、丙酸佛替卡松、布地奈德)为主,鼻塞严重时可以加上孟鲁斯特钠口服,采用针灸治疗对缓解鼻塞也有作用。鼻窦炎的治疗周期更长,可达3个月,除上述药物外,还需添加促进浓鼻涕排泄的药物(欧龙马、桃金娘油),必要时添加口服抗生素(克拉霉素、阿莫维酸钾青霉素)。如果针对肥厚的下鼻甲造成的严重鼻塞,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对患儿进行下鼻甲的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缩小下鼻甲体积,缓解鼻塞,改善通气,改善鼻炎症状。在此年龄段,儿童口腔正畸医生的工作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
版权声明: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54654122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