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罗琳被死亡威胁(背后发生了什么?
朋友们,中午好。
听说哈利波特20周年要搞重聚特辑。
激动的我外卖盆子差点没拿住。
哈粉过年了,作为哈粉,我手舞足蹈。
可往下一划拉,我脑袋歪歪看不太懂。
HBO拟的重聚邀请名单,居然没有JK罗琳?

更离大谱的是,不光搞重聚没罗琳的事儿。
号称哈利波特全球最大粉丝团,还联合把罗琳除名了。
国内饭圈,最多人走茶凉粉丝塌房。
国外文娱届,粉丝联手把正主给端了。
这一波操作,属实是看得我麻瓜挠头。

先给不熟悉剧情的朋友捋捋。
魔法教母JK罗琳,如何一步步沦为全民公敌。
就在上个月,罗琳连发了8条推特。

声称住址被曝光,被私信被人肉,死亡威胁愈演愈烈。
简单讲,罗琳,被网暴了。
而网暴她的人,是国外的跨性别群体,和支持这个群体的大多数。
再加上被重聚节目排除在外,粉丝集体唾弃除名。

现实世界果然压过魔法世界好几头,把荒诞演绎到极致。
罗琳这名字,如今和她笔下的伏地魔如出一辙——
最好提都不能提。

要弄清这一切,咱还得再往回倒。
事情始于去年,罗琳转发过一篇关注疫情下女性月经物资短缺的报道。
报道本身没问题,点火的是文案。
罗琳重点阴阳了报道标题:
为什么要用来月经的人指代女性这个群体?

咱光看这质疑,也没啥毛病,用女性生理特征指代女性,本就是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污名。
把这玩意翻译过来,搁谁听着都别扭。
但外国网友不干了,抡着拳头就往评论区冲。
只有来月经的人是女性?我是男跨女的跨性别者,我没有月经,我就不是女的了?
更有甚的,女的也跳出来骂。
我因为疾病终生不来月经,那我也不是女的吗?

这个逻辑闭环,真是把我看服了;
原本是为女性说话,却惹来一众杠精指着鼻子骂。
骂她不开放不自由,不支持性少数群体。
骂她违背了魔法世界的平等正义,让老粉大失所望。
接下来,双方在文字层面展开围剿战 ,进一步争夺性别的冠性权。
抨击,回应,再抨击,继续回应。

这要是国内,公众人物说话惹乱子,不管对错肯定闭麦。
罗琳没有,她不光没躲,还引经据典做足功课。
但结果却是,战火直接烧到更多人身上。
网友不买账,明星开始站队。
哈利波特三位主演,靠着魔法界IP巨头家喻户晓,第一时间跳出来割席发声明。
明里暗里撑跨性别,一杆子站到大反派罗姨对面。

真正站罗琳观点的海格,评论区早已沦陷。
饰演马尔福的演员替罗琳说话,被骂到删帖。
伏地魔挺身护罗琳,说不该对他人言论恶意揣测,被全网嘲。
几番下来,不分清红皂白,端着反跨性别的激进份子脏水,几盆子扣懵了罗琳。
原本只是性别探讨,却演变成群体争斗。
这个缔造出魔法世界的作者,经年累月并不遗余力为现实的女性和弱者的权益斗争。

捐款,慈善,演讲,那真是一个都没落下。
到头来,被西方性别自由论调紧紧揪住了小辫子,公开审判,无法脱身。
而骂战,还在继续。

霍格沃茨没爆发第三次巫师大战,现实中发表见解的罗琳却被全网围剿。
吵到现在,绕不开这几年国外轰轰烈烈的跨性别运动。
来,先说跨性别到底是咋回事。
厘清一个概念,跨性别不等同于同性恋。
跨性别是不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选择成为心理认同的其他性别的群体。
比如,我生下来是男性,但我觉得自己是女性;
或者我不认为自己是任何性别,我对自己的性别存疑。
这类认知,在国外早都不新鲜了。
如今的问题出就出在,性别判定标准,几乎化为乌有。

既可以无需药物干预,也可以没有医学手段,你说你是什么性别,就必须无条件得到尊重。
为这,罗琳集中火力点出跨性别议题的第一宗罪:
性别界限不该被模糊。
凡是如罗琳一般,对跨性别群体指手画脚的人,统统被打上激进份子的标签。
英国的一位学者,因跨性别言论被网爆,公司直接把人开除,。
平息众怒,还趁机打了一波群体好感。

这事儿在国外没人敢沾,而罗琳是当时公开支持她的公众人物。
罗琳不是第一次这么勇。
像这次,被网爆还甩事实讲道理。
被威胁,发推特说她不怕,你们就尽管来。
尽管网络环境在不断地激化。
出演《丹麦女孩》的小雀斑,主动站出来反省,反省自己出演跨性别角色有错,跨性别就应该由真正的跨性别人士来演。

听得我三观崩塌,五观尽失。
影视角色难道不是靠演技来塑造?怎么就成了群体一边倒的政治正确。
这同样贴得上罗琳对跨性别的第二宗罪:
性别自由,不该建立在剥夺他人话语自由之上。
各位还记不记得,东京奥运会引争议的举重选手。
生理性别为男,却报名了女子项目,居然还被审核通过,用纯爷们的身体素质和条件,在女子组参加比赛。

国内网友看傻了眼,国外觉得咱大惊小怪。
以前你选择,我尊重,大家和和气气拉着手往平权的路上走。
现在不一样了,只需要你口头说说是男是女,咱俩性别界限就要抹干净。
性别界限不明确,跨性别运动员扰乱女性生存环境就会变成常态。

这也是罗琳在性别议题上的点出的第三宗罪:
再这么搞下去,会冒犯到真正女性的权益。
如果不怀好意的人穿裙子,随意进出女更衣室,戴假发在女厕搞偷拍,逮住就说自己是跨性别,这日子还能细想吗。
话还真不是随便说说,国外新闻早有先例。
类似的在国内,妈带着半大的儿子进女澡堂,上新闻也回回吵翻天。
性别可以是个人自由,群体平权自然毫无争议。
但踩着别人的脑袋往上够,咱这自由是不是稍微有点过了头?

这场乱战看下来,我发现这根本不是支不支持LGBT的问题。
众人吵吵嚷嚷,没有理性争论,有的只是争斗。
且不谈生理女性的空间和跨性别群体的困境,也不谈大家立场对错。
单但从事实本身来看,
罗琳回应的长文,耐心,纯粹,也足够共情,她生来是女性,维护女性的权益无可厚非。
结果却是被围剿,被网暴。

仅仅因为你维护的是你自己的利益,而没有旗帜鲜明地站在我这边,那就是错的。
只要不是绝对的赞同,就是绝对的不赞同。
这二极管论调,再熟悉不过。
放眼国内,离婚新闻,娱乐八卦,社会热点,次次扯到男女对立。
提男提女都逃不过吵,反正只要你提,那你就是搞对立;
压根不给你说话机会,也不管你提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态度。
疫情之下更是如此。上海有疫情,喷子草稿都不打,架起键盘就对准张文宏医生。
只要你表达,杠精就闻风而来。

哪怕社交平台是自家门口,但评论艺人我从不敢带大名,发朋友圈得带括号,我说这个很好(但没有说那个不好的意思哈)。
本无必要的求生欲,让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
罗琳现状,和以上列举并无区别。
正常吗,不正常,可大家早就习以为常。
明明有不同想法可以沟通,但偏有人杀过来给你定性。
明明女性是弱势跨性别也是弱势,可以坐下来交换意见商量解决,哪怕聊不出结果都不亏。
二极管思路,就是要稳准狠地捂住你的嘴。

现在回看这场争论,有让哪方地位得到改善,境况得到改变吗?根本谈不上。
骂战和网暴,让有的人失业有的人遭受威胁。
群体利益,打包下滑。
老实说,为了写这篇,我被各方观点一路撞得脑子嗡嗡响。
现在恨不得立马冲进霍格沃茨的魔法课堂喘口气。

在那里,无论你是纯血巫师,还是泥巴种,都可以收获爱和信任。
成为优秀的巫师,放手选择自己的人生。
你可以坚信正义不会被舆论左右,
那个强大的、极端的,只敢被称作you know who的伏地魔。
会被爱和勇气打败。
这是《哈利波特》曾带给过我的力量。
我不知道罗琳接下来还会面对什么。
但曾相信过这个魔法世界的你我,
不要成为下一个you know who。
作者 / 奇妙
编辑 / 姜姜
视觉/ 晨昏线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